新聞閣今日最大聲欄目為您提供手機鳳凰客戶端今日最大聲欄目的網頁版,讓您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各地熱點綜合資訊。
今天,美國得克薩斯州爆發了當地史上最嚴重的一起群體槍擊案,一名白人男子持槍闖入當地一家教堂后瘋狂掃射,直接導致26人死亡!
而美國媒體更是用“大屠殺”一詞來描述了這起案件的性質。
可比起這起“大屠殺”來說,真正丑惡的事情還在后面…
原來,當26條無辜的生命白白逝去時,不少美國網民最關注的卻并不是遇害者的痛苦和遭遇,而是完全被各種網絡謠言“帶了節奏”,進而爭相吃起了這起慘案的人血饅頭…

就比如說美國最熱門的社交網站推特吧。雖然公司現在仍在調查兇手的身份和作案動機,可推特上卻已經開始出現種種關于兇手身份和作案動機的謠言…比如,有謠言就宣稱兇手是美國一個“極端左翼”組織的成員,而被他殺害的死者大多是美國信奉基督教的保守白人。

還有謠言說兇手是一個“極端穆斯林”,是來專門來屠殺基督徒的。

甚至有人造謠說,兇手是美國民主黨資深議員桑德斯和前國務卿希拉里的支持者,是來打擊共和黨和總統特朗普的…。

當然,上述這些謠言不僅本身就互相矛盾,而且目前也根本沒有任何公司的證實。可在越發分裂和極端政治化的美國社會,社交網站上這些既“抓眼”又“投人所好”的虛假信息卻很輕易地就忽悠了不少美國網民。
在美國右翼新聞網站Breitbart關于得州大屠殺的報道下面,有不少該網站的讀者就已經毫不分辨地把上述那些謠言當成了事實,并根據這些“事實”得出了自己想要的“結論”…

但比起這些充滿陰暗目的的政治謠言,這起血腥的慘案竟然還被更為低級的網絡“惡搞”給盯上了…
就在此案爆發沒多久,兇手的名字還未被公布時,推特上卻傳出來兇手的名字叫山姆·海德,還說得有鼻子有眼的。可實際上這個名字是美國一個“惡作劇網紅”的名字,根本就不是槍手的名字。

然而,這個信息卻很快忽悠了當時迫切想知道兇手信息的眾多美國網民,得州本地的一位國會眾議員都被這個謠言給耍了——結果在接受美國CNN的采訪時,他就對記者表示此案的兇手名叫山姆·海德…
另外,當兇手的真正姓名和照片被公司公布后,有人居然還在美國另一個知名社交網站Facebook上偽造了一個兇手身份的賬號,這次不少正規媒體也上當了…

最后,比起上述這些網絡謠言和網絡“惡搞”,同樣在吃這起慘案“人血饅頭”的,還有一些美國媒體…
比如,相信大家可能都聽說了這樣一則新聞,說在得州這起槍擊慘案剛發生時,有兩名身上有槍的本地人路過,于是這兩人立刻拔槍“見義勇為”,不僅成功逼退了兇手,還追得他在逃竄中出了車禍。

不幸的是,這個新聞很快被一眾支持“持槍自由”的美國右翼媒體拿來炒作,想以此證明持槍自由的好處…

可這些媒體卻忘記了那26個倒在血泊中的無辜生命,恰恰是被人用槍打死的——更別提就在短短幾天前,一名無辜的我國留學生在美國一所大學的停車場取車時,才被一個要搶他車的歹徒直接用槍殺害了…

當然,不論是網絡謠言、網絡惡搞,還是媒體“帶節奏”,這一幕幕對于咱們我國人來說并不陌生。畢竟,在過去幾年,每當咱們的社會中出現惡性事件時,別有用心的網絡謠言,低級的網絡炒作以及部分媒體的“帶節奏”早已成為一種“新常態”。
但值得注意的是,幾年前美國媒體看待我國遭遇的這一幕幕時,還一度帶著一種很戲謔的姿態,甚至把我國公司打擊網絡謠言的做法說成是打擊“言論自由”。可如今,隨著美國社會矛盾的不斷加劇和國力的衰弱,美國媒體卻越發擔心起網絡謠言、假新聞等因素給美國社會帶來的危害。
就在耿直哥撰寫此文時,美國知名新聞網站buzzfeed就推出了一個“得州槍擊慘案謠言大合集”的專題文章。

而知名科技新聞網站Gizmodo.com則撰寫了一篇怒斥Google再次成為網絡假新聞和謠言推手的文章…

最后,耿直哥想和大家分享一位網友在那篇怒斥Google的文章下所寫下的一番留言:
“GOOGLE其實只是設定了一套算法,從而展現給你人們現在說得最多的都是什么。因此,這些謠言、惡搞和‘帶節奏’,不過是證明了人性的卑劣罷了…”

本文來源于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與本站無關,自行辨別真假,損失自負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站郵件 enofun@foxmail.com ,如未聯系本網所有損失自負!
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網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