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某等幾名工人在南京六合區(qū)程橋街道某村幫人遷墳時挖出一口清代棺材,里面有幾枚光緒元寶和袁大頭、大清銀幣,幾人商量著將這幾枚銀元賣到古玩市場,可銀元還沒賣便為分贓起了爭執(zhí),很快,消息傳到雇主耳中。警方接到消息后將王某控制起來,并追回了這些銀元。沒想到竟然是存世稀少版本的天價老銀元。

日前,程橋街道某村正在進行土體整治,村民張先生家旁有幾座古墳,聽家里老人講最遠可追溯到清朝的祖先,因土地整治要平墳,張先生特意電話咨詢了當?shù)氐奈奈锊块T。經(jīng)文物部門同意后,張先生喊來村干部,在大家的見證下,喊來9名遷墳工人。王某是當天的遷墳工人之一,當他挖開一座古墳后,發(fā)現(xiàn)一口保存完好的棺材。大家都在嘖嘖稱奇時,眼尖的王某發(fā)現(xiàn)棺材內(nèi)有十幾枚老銀幣。就在他下手拿的時候,其他工人也發(fā)現(xiàn)了。王某立即向其他工人使了眼色,大家十分默契互不作聲。

隨著錢幣市場投資熱潮的高漲,如今市場上又興起了收藏大清銀幣。據(jù)了解,古錢幣在收藏市場一直是比較熱門的收藏品,光緒元寶,其中大清銀幣長須龍、大清銀幣短須龍、大清銀幣大尾龍比較稀少,也是最具收藏與投資價值的。正好當年北京保利秋拍拍了一枚宣統(tǒng)三年大清銀幣大尾龍,一位新加坡的錢幣收藏家以329萬的價格買到手。隨后掀起了一場銀幣大風波

尤其是近年來,各種珍稀老銀幣更是在錢幣拍賣會上獨領(lǐng)風騷,突破百萬元成交記錄的珍稀銀幣也屢見不鮮。如在2006年我國嘉德春季拍賣會“馬定祥收藏我國歷代錢幣”專場中,一枚“光緒銀元庫平七錢二分奉天造以143萬元的高價成交;在2006我國嘉德秋季拍賣會“古錢、金銀錠、金銀幣”專場中,三枚一組的“民國十八年孫中山像國幣”精鑄樣幣以220萬元成交,并一舉創(chuàng)造了國內(nèi)銀輔幣拍賣的最高紀錄;在2006年春季北京誠軒拍賣會上,一枚1898年“湖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元試鑄樣幣,竟破天荒地創(chuàng)出了236.5萬元的天價;在2008年5月下旬北京誠軒春拍“錢幣、郵品”專場中,一枚1867年“上海一兩無射線版”銀幣樣幣,因品相完美無瑕,成交價高達134.4萬元,二枚一組的“民國二十一年孫中山像金本位”半圓、壹毫銀幣樣幣也分別以人民幣168萬元和223.2萬元的高價成交。

收藏是講究撿漏的,撿漏是運氣、是學問,同時也是樂趣。雖然有很多人撿過漏,但由于目前錢幣市場上珍稀老銀幣贗品非常多,甚至連一些錢幣拍賣會上的珍稀銀幣也不保真,所以成功撿漏的概率是極低的,集幣愛好者決定花大錢買珍稀銀幣時,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版權(quán)聲明--以上內(nèi)容與本站無關(guān),自行辨別真假,損失自負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與本站無關(guān)。如有侵權(quán)請及時聯(lián)系本站郵件 enofun@foxmail.com ,如未聯(lián)系本網(wǎng)所有損失自負!
本文系作者授權(quán)本網(wǎng)發(fā)表,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評論